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绝望懊悔赵文华
在朱平安一行穿着倭寇夜行衣大摇大摆的向中军大营挺进的时候,中军大营已经陷入火海之中,大多数的营帐都被燃烧着熊熊大火,只有最中心的帅帐,还有五个拱卫帅帐的亲卫营帐还健在,如火海之中的孤岛一样,但是也及及可危了,随时都有烈焰焚身、毁于一旦的危险。 中村幸二带着一百多倭寇,将这片孤岛重重围住,如恶狼一样,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共计。 在倭寇重重包围之中,是一百多惊慌失措的明军,他们是亲卫营,也是现在中军大营唯一成建制的部队了。 赵文华灰头土脸的缩在一众亲卫身后,披头散发,身上穿着白色的寝衣,腰带都没来得及系,脚下也是光着脚丫子,鞋子不知道是跑丢了,还是没来得及穿。 胡宗宪也跟赵文华在一起,也是一身睡衣,显然也是在睡梦中被倭寇惊醒。 不过,相对于赵文华的狼狈不堪、惊慌失措,胡宗宪要冷静的多,一边持盾护着赵文华,一边指挥为数不多的亲卫顶住倭寇一波又一波的勐攻。 形势十分危险。 倭寇剽悍善战,又是有备而来,不仅手持锋利的倭刀,还装备有袖箭、毒镖等暗器。在正面勐攻的同时,还不时抽冷子放暗箭、毒镖,夺走一个又一个明军生命。 本来有两百多的亲卫营,在短短不到盏茶时间就只剩下了一百多人。 “该死的,这些倭寇是得了失心疯了吗,还是弄错时间了,我主持祭海仪式的时候不来,祭海都结束了,此时再来醮场杀人放火还有意义吗?” 处在明军保护中心的赵文华,缩头缩脑的盯着外面凶残勐攻的倭寇,气急败坏的骂道。 “顶住,顶住,不图杀敌,只求守住,我们有一万大军在此,十里外还有数万大军正在驰援,只要守住一时半刻,就会有数万援军过来支援,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到时候,所有人皆赏银五十两,不,一百两。” 胡宗宪大声的指挥亲卫顶住倭寇勐攻,看到亲卫营在倭寇的勐攻下左支右绌,处于崩溃的边缘,不少亲卫被倭寇杀的胆寒,若非处于倭寇重围逃无可逃,他们早就逃命去了,不得不使出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绝招,让亲卫营卖命。 果然,在一百两银子的重赏之下,亲卫营又焕发了一股血勇,再度顶住了倭寇的攻势。 胡宗宪这才有功夫回答赵文华的话,“大人,我现在才明白子厚的话。祭海正式仪式有没有举行完,对我们有影响,我们要完成圣上的使命,但是对倭寇没有影响,他们不在意祭海仪式完成与否,他们只要在祭海醮场杀人放火,就达到目的了,一样可以打朝廷的脸面,扬他们的名声。” “唉,悔不听子厚之言啊。”赵文华也不由的一声长叹,悔恨不已。 若是听了朱平安的建议,提高警惕,防备倭寇夜袭,何至于有今日啊。 胡宗宪也禁不住懊悔不已,昨晚朱平安前来向赵文华示警的时候,自己喝多了些,并没有仔细思考朱平安的话,而且见赵文华不以为然的将朱平安打发走,也没有再多此一 举。 现在想来,真是后悔莫及。若是这世上有后悔药多好啊,我愿意当饭吃。 在两人后悔的时候,倭寇的攻势更勐烈了,除了明刀暗箭以外,还阴险的往赵文华他们这边扔火把,不仅扔人,还扔帐篷。 这火把扔的赵文华等人狼狈不己,人是活还能躲,可是帐篷却是死物动不了,很快,处在外围的亲卫营就被倭寇给点燃了。 炙热的火势,再度压缩了赵文华等人的活动空间,使得形势更危险了。 “阴险!无耻!” 赵文华不由大骂不已,睡衣都被火燎到了,大腿那露了一个洞。 胡宗宪也是被倭寇这手给逼的皱起了眉头,倭寇太阴险了。 眼看倭寇又要故技重施,要对烛帐下手,赵文华可站不住了,烛帐里面可是有他近期笑纳的银票,足足数万两银子呢。 银子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帅帐里还有本次祭海的圣旨,这可不容有失。 若是圣旨被倭寇给毁了,那他可就摊上大事了。 “快,快,分出几个人,保护帅帐,里面有圣上圣旨,不容有失。” 赵文华急忙大喊。 “拆了,将帅帐拆了,这样就不容易燃起来了。”胡宗宪连忙补充道。 “对对,把帅帐拆了。”赵文华恍然大悟。 本来就左支右绌、险象环生,此刻分出几个人去拆帅帐后,兵力更不足了。 烛帐还没拆完呢,倭寇差点就攻破亲卫的防线了,还是胡宗宪眼尖,及时指挥着堵住了缺口。 可是就算这样,亲卫营的人rou防线也是危如累卵,下一秒倾覆都是正常。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不如集中兵力向一个方向突围出去。” 赵文华拉住胡宗宪滴咕道,这会他也顾不得圣旨和银子了,还是小命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银子没了可以再要,反正求官、求财、求交、求情的人多得是;圣旨没了,义父也可以帮着掩盖,即使掩盖不住也可以帮着求情,不至于无药可救:可是小命只有一条,若是丢在这,那可就全玩完了。 倭寇攻破亲兵rou盾防线是早晚的事,可能下一秒,最多也撑不了两三刻。 所以,他想要突围求生。 “大人,不可。”胡宗宪果断的摇头否定了赵文华突围的提议。 “为何不可?!在这是死路一条,这些废物根本不是倭寇的对手。” 赵文华瞪眼道。 “大人,且不说在倭寇重重包围之下,突围难如上青天;即便我们侥幸突围而出,那也是取死之道。在倭寇重围之下,我们尚可以聚集士卒用命,可若是突围而出,这些士卒必四散逃命,到时候你我二人如何逃得过倭寇的追杀?!”胡宗宪小声解释道。 “那就在此等死乎?”赵文华急道。 “大人,且不说十里外驻军看到醮场火起,定在往此赶来救援;我们在醮场一万多兵马呢,何、沉等辈或许指望不上,可是俞大猷沙场宿将、久经战场,魔下有一支见过血的老兵,他们必不易被倭寇突袭而一败涂地,只要一点时间,就能收拾乱局,挥军支援中军;汤克宽也是久经战阵,御倭有功,也不会在倭寇突袭之下一败涂地,他也会及时收拾乱局,支援中军;还有子厚,他昨晚就向大人示警,浙军大营定然早有防备,不会被倭寇轻易得手,说不定眼下他正率军往中军支援呢,我相信最多再坚持盏茶时间,援军便会赶来,此困自解。” 胡宗宪连忙说道,点出俞大猷、汤可宽还有朱平安三人,帮助赵文华增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