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发现小说 - 历史小说 - 满唐红在线阅读 - 第0136章 孙思邈要入门?!(为末日屠筱加更!2/2)

第0136章 孙思邈要入门?!(为末日屠筱加更!2/2)

    “臣明白了。

    屈突通心里松了一口气,痛快的答应了一声。

    李世民既然开出了条件,那就说明李世民没有要为难李元吉的意思。

    只要李元吉能满足李世民开出来的条件,那罗士信的事情就揭过去了。

    李世民不为难李元吉的话,他也不用夹在中间做人,他心里自然会放松不少。

    “也不用等他回复,直接去洛阳城取粮。”

    李世民在屈突通准备离开的时候,又不甘心的补充了一句。

    在他看来,李元吉将罗士信纳入齐王府,用的是先斩后奏,他去洛阳城取粮,也得用先斩后奏。

    不等让李元吉专‘美’于前。

    屈突通脸色一下子就变了,“殿下,您就给李思行留条活路吧。自从齐王殿下将洛阳城的粮食全部交给了李思行以后,李思行是食不知味,寝不遑安,整日里带着一根麻绳,守在粮仓门口。

    但凡是有点身份的人靠近粮仓,他就立马自悬于门梁之上。

    您要是派人强取了粮食,那他就真的吊死在门梁上了。

    李世民不屑的哼着道:“他首鼠两端,有现在这个遭遇,也是咎由自取。’

    李思行堂堂的太原元谋功臣,混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在李世民眼里,就是咎由自取。

    李思行要是忠心耿耿的追随着李渊,那就应该摆出一副完全以李渊命令行事的架势,对李元吉不假以颜色。

    可他没有,他在追随着李渊的同时,还对李元吉唯命是从。

    李思行要是想脱离李渊,追随李元吉,那就应该渐渐的疏远李渊,以李元吉马首是瞻。

    可他也没有,他在对李元吉唯命是从的时候,还听从李渊的命令。对李渊你不能做到全心全意的效忠,对李元吉你也不能做到全心全意的效忠,你能讨到好?

    屈突通苦笑着为李思行开脱,“李思行无论如何,也是圣人的臣子。

    圣人的臣子,无论在谁手底下,忠心的为谁效忠,那都是圣人的臣子,圣人有令,必须得听。

    李世民不以为然的道:“洛阳城发生了那么多事,他即便是得到了我父亲的命令,三缄其口,也应该给元吉通一口气。

    有元吉在前面顶着,我父亲还能宰了他不成?”

    在李渊眼里,一切跟嫡子有关的事情,那就是家事,家事还没有动刀兵的道理。

    屈突通哭笑不得的道:“李思行也许是谁的都听,谁都不想得罪。

    李世民瞥了屈突通一眼,没好气的道:“他谁都不想得罪,最后谁都得罪了。现在还被元吉架在了火上烤。

    元吉要是丢了苇泽关的话,那我父亲或许还会救他。

    元吉如今不仅守住了苇泽关,还宰了刘黑闼,砍了突厥可汗的狼头纛。

    你觉得元吉不点头,我父亲还会救他?”

    屈突通苦笑着没有再说话。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感叹道:“罢了罢了,李思行又没有得罪我,他即便是要死,也得死在元吉手上,而不是我受伤。

    你等到元吉答应了,再派人去取粮吧。

    屈突通赶忙躬身道:“那臣就代替李思行,多谢殿下不杀之恩了。

    李世民瞪了屈突通一眼。

    屈突通笑着离开了。

    韩良在屈突通离开了李世民身边以后,赶忙凑上前,“殿下如何?

    屈突通笑着道:“殿下心胸宽广,已经想通了。我们也不用再担心了。”

    韩良松了一口气,一个劲的点着头,“这就好,这就好

    “你在此处守着,不要去打扰殿下。我去去就回。”

    屈突通对韩良交代。

    韩良痛快的答应了。

    在屈突通走了许久许久以后,李世民幽幽的长叹了一句,“元吉、士信,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元吉招兵买马,招揽猛将,到底要做什么?

    罗士信放着好好的从龙之臣不做,跑去追随李元吉,就为了报答救命之恩?

    就在李世民心中充满疑惑的时候,李元吉也满脸疑惑。

    鼎鼎有名的孙思邈孙神仙,居然答应了要到他府上做医署令?!他只是吓唬孙思邈而已,谁知道孙思邈居然真的答应了。

    李元吉依稀记得,历史上多位皇帝请孙思邈出山,孙思邈也仅仅是在皇帝面前露了个脸,立马就走了,从没有在任何一个皇帝手底下为官。

    无论是杨坚赐下的国子博士,还是李世民赐下的爵位,还是李治赐下的谏议大夫,孙思邈皆拒不收受

    现在居然要跑到他府上做一个位卑的医署令,他怎么可能不疑惑。“神仙啊,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元吉望着坐在他下首,一脸泰然自若的孙思邈,忍不住发问。孙思邈瞥了李元吉一眼,淡然的道:“我可不是什么神仙。”

    李元吉没有纠结这個,而是顶着孙思邈疑问道:“所以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孙思邈也没有卖关子,坦言道:“我在太白山苦心研究多年,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

    原本我是想将其传于世人,造福于民。

    可是从何入手,一直没有头绪

    李元吉毫不犹豫的道:“你可以将两册书献给我父亲,我父亲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将你的两册书传遍天下。”

    一个富有神仙之名的神医,著了两部医书,献给李渊,李渊肯定会重视,也会不遗余力的去推广这两部医书。

    因为一个活神仙向李渊献书,就是认可了李渊的统治,也认可了李渊是位贤君,值得将毕生的心血献上

    献的还是能造福于民的医书,李渊要是不大肆宣扬,那就怪了。

    孙思邈一脸坦然的道:“闻名天下非我本意;荣华富贵、高官厚爵也非我所求。我将两册书献给了朝廷,朝廷或许会大肆的宣扬,但是能教导出多少有用的人,那就不好说了。

    一些喜欢钻营的人,要是从里面发现一些不得了的东西,亦或者夸大里面的一些药方的效用,那你让我如何自处?”

    李元吉听到孙思邈这话,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孙思邈的担心不无道理。

    李渊要是大力的推广这两部书的话,大唐各地的衙门肯定会重视也会有许多人去研究学习。

    一些喜欢钻营的人,很有可能会瞅准这个时机,博取一个前程。

    比如在里面发现什么药方,居然能生死人rou白骨;再比如在里面发现了什么药方,居然让一个瘫痪多年的人恢复了正常。

    然后鼓吹一番这都是李渊大力的推广医书成果,是李渊推行善政,解了民间百姓的疾苦。

    李渊一高兴,肯定会给他们一个锦绣的前程。

    他们拍马屁不要紧,但是百姓们很有可能会信以为真。

    并且会去尝试。

    尝试的结果肯定会失望,甚至还会闹出很多人命。

    一旦闹出的人命多了,众口铄金之下,两部医书也就失去了信用,也就毁了。

    孙思邈也会因此背负上骂名。

    许多东西在创出来的那一刻,都是个好东西,但是在权力场或者是金钱场上走一遭以后,就变成了害人的东西。

    孙思邈活了几十年了,见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很清楚里面的利弊。“既然如此,你为何又要跑到我府上充任医署令?”

    李元吉盯着孙思邈问。

    他帮孙思邈传播两部医书的话,所带来的影响虽然没有李渊带来的影响大,但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毕竟,齐王府的名声虽然不好,但是想进齐王府的人也是多不胜数

    孙思邈坦诚的道:

    “我也是在看到了你搭建的那些草庐以后,才动

    了这个心思。’

    李元吉微微扬起了眉头。

    我貌似也没干啥啊。

    就是依照后世医院的分类,给所学不同的大夫们分了个类,规划了一下而已,也没敢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啊。

    哦,对,还给添了一些男护。

    但也不足以让一位神仙折腰啊。

    “你将所有的草庐搭建在一起,将大夫们也收纳到一起,依照他们所学不同,分庐而治。

    这样方便了大夫们,也方便了病人们。

    还能避免病人们病急乱投医,被庸医所害。’

    孙思邈缓缓开口,说到此处特意停顿了一下,又道:“我之所以动了心思,是因为你将这些人聚在一起,方便我传授、教导、指点。

    他们身边所配的药童,也能跟着我和他们学一些东西。

    待到他们学有所成,再在大唐各地,以这种方式落地生根。

    我的两册医书,也能跟着一起传扬出去,救更多的人。

    李元吉微微张着嘴,无言以对。

    我就说嘛,你一个活神仙,要上我的贼船,肯定有所图谋。

    原来是看中了医院的模式,想将这种模式在大唐推广下去。

    顺便也将自己的一身所学传递下去,并且亲眼看到它们落在有用的人手里,成为解天下百姓疾苦的基石。

    想法是好的,但是有点烧钱啊。

    很多很多钱。

    还容易引起很多很多的麻烦,被天下杏林之人当成公敌。

    毕竟,这个时代的医家,各有派系,各有所长,各有传承,谁也不服谁,谁也看不上谁,就跟百家争鸣似的。

    你要效仿儒家,独领风sao,人家还不得针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