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发现小说 - 历史小说 - 国姓窃明在线阅读 - 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

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

    话分两头。

    同一时间,南京吏部考功司。

    几名之前在南直隶各府县做事的基层官员,元宵节过后这几天,莫名其妙就收到了南京吏部的公文。说是他们去年政绩不错,满足调任的条件,让他们尽快赶到南京述职。

    于是,这天上午,这群人一大早就赶来了,却被考功司的官员晾在一边,让他们候着。

    人群中还有个别居然是武官,显得颇为突兀。其中一个三十岁光景,等得不耐烦、想找个人问,吏部小吏却只说“办你们事儿的人还没来”。

    “这不消遣人么,把人找来又不说清楚。咱就算要调任也该兵部管,哪有来吏部的。”

    这武官找了一圈人,也问不清楚情况,只好恨恨地坐回椅子上。等候区的椅子也不太舒服,不过是些长条凳罢了。

    他环视了一圈周遭,旁边的人都比他更沉得住气,估计是因为他们都是文官吧。

    他便挠了挠头发,也豁出面子去了,从怀里掏出个鼻烟壶,想递给一起等候的人分享,顺便拉拉交情。

    手刚伸出去,又意识到别人可能嫌脏,就拿袖子狠狠擦拭了几下,谁知用力过猛,直接迸落摔碎了。

    旁边一个看上去年轻些、但身体壮硕的文官,听到声音便睁眼看过来,弯腰捡起碎片,用指甲挑了点烟油放到鼻端吸了一下,再把残骸递还给失主。

    那武官看到他的善意,才舒缓了尴尬,连忙陪着笑攀谈:“南汇所守备张名振。这位兄弟怎么称呼?也是来听候调任的吧?可知为何连武官调任都被安排来这办?”

    那文官朝他拱拱手:“原来是张兄,幸会,在下江阴县典史阎应元。上头的事儿,咱也不知道。说来惭愧,我这次要论的功,其实也是兵事、

    年初在江阴,刚遇到海寇顾三麻子进犯黄田港,被我一箭射死了,按说这也该兵部管。会不会是职方司的人都被杨阁老调去襄阳了,这边让考功司的人帮衬着办?”

    张名振想了想,如今这么乱,各衙门权责不清,还真有这种可能。

    他其实也不是很在意到哪里办理,刚才只是觉得这儿绝大多数人都是文官,就他个别武官,所以别扭,怕被人看不起。

    听阎应元说人家也是靠战功获得调任,张名振心情立刻舒坦了,武官的自卑也一时消散。

    他这才仔细打量了阎应元几眼,由衷赞叹:“兄弟你这仪表堂堂,一看就知道是豪杰之士!能一箭射杀顾三麻子,那武艺定是了得。

    咱在南汇所,也是见识过顾三麻子sao扰的,那可是在长江口流窜做案的大患。听说过没?早几年苏州首富、大海商沈公,还悬红过顾三麻子的人头呢——你这次有拿到么?”

    这番话也不算奉承,阎应元长得高大壮硕、红面长髯,挺像关帝庙里供的神像,只是肥胖了点,估摸着有两百来斤。这才让武将们一看他长相,就觉得亲切。

    阎应元摇摇头:“府县已经赏赐过了,海商不会真再给悬红吧?不过也说不准,毕竟是正月里刚发生的事儿,或许苏州那边还不知道呢。”

    张名振听了,也帮着一起、随口谴责那些富商不守诺言。

    旁边其他一些等候的文官和个别武官,听了这话题也渐渐加入起来,文武相轻的氛围也渐渐淡了。

    ……

    半晌之后,厅堂门口终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

    几个吏部的官员,和一个服饰华贵的少年五品官员,联袂走了进来。

    在厅内等候的官员,也连忙安静了下来。

    来人正是沈树人,陪同的则是吏部侍郎徐石麒的属下——徐石麒也算位高权重,哪能亲自露面处理这些小事。

    这也不怪沈树人排场大,而是他给南京吏部银子塞得足,人家自然要对他客气,通知的时候只有让那些小官等他,不可能让他等人。

    沈树人已经得了关照,知道该说些什么,所以也不见外了。他直接坐到中间主座上,开诚布公宣布:

    “诸位,本官是黄州知府、新任湖北兵备佥事沈树人。此前因收复被革左五营残害的失地,黄州、随州多有地方官职出缺。

    这次我回南京述职,也是适逢其会,向蔡郎中、刘主事了解了一下。这南京吏部管辖之下,可有忠勇为国、考绩优异,敢去前线做官的。蔡郎中核定之后,就推荐了你们。”

    沈树人说到这儿,先停顿了一下,观察众人表情。众人没有一个露出胆怯的,沈树人这才满意的暗暗点头。

    其中几个官员听他自报家门,还流露出一脸的肃然起敬:“原来是沈府台!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闹得沈树人都是一愣,不由玩味笑道:“久仰我什么?”

    阎应元、张名振都说道:“卑职在江阴/南汇打击海寇时,便听说苏州沈家的慷慨仗义。府台少年得志,高中两榜进士,得天下耿介之名,更是无人不知。”

    沈树人恍然,转念一想也正常——他认识的这些人,很多都是《明史》上后来跟着鲁王政权一起,退到舟山后坚持抗清死节的义士。

    (注:历史上沈廷扬退到舟山、散尽家财造海船抗清,其实也是在鲁王的旗号下,当时鲁王就在舟山,任命沈廷扬为户部尚书,其实就是拿沈家的钱当鲁王政权的军费来源。)

    而将来有能耐退到舟山跟清军打海战的将领,如今多半都是在沿海卫所、县城防御海盗。沈家是北方最大的海商,这些文武平时都多多少少收过沈家的好处、悬赏。

    沈树人一露面,效果自然是出奇的好,他仅仅只用出一张脸,就已经收获了这些人相当的忠诚度。

    沈树人心情大悦,继续说道:“虽说按朝廷法度,调任之事不用跟本人商量。但我以为,怯懦之人强行逼着去,只会误事,所以此番还是想多提携一些自愿的人。”

    说着,他就让众人都坐下,一个个自我介绍一下,互相熟悉一番。

    有了刚才的铺垫,氛围也很是轻松,倒有点像后世的面试,而非吏部的铨选。

    所有人果然无一退缩,阎应元、张名振率先振臂一呼:“为国击贼守土,本就是人臣本分,岂敢畏战推辞!”

    半炷香的时间后,沈树人也把阎应元、张名振、王翊、杨晋爵等一众基层文武的情况都了解清楚,也把名字和脸都对上了。

    这些人普遍职务都还不高,历史上要到南明时、随着大批高层软骨头官员投降,他们才渐渐升上来。

    阎应元不过典史,正八品。王翊是余姚县丞,从七品。张名振是武职的守备,杨晋爵也差不多。

    以沈树人的品级,调动完成之后,完全有权限指挥他们,程序上也没有任何障碍。

    摸清大伙儿的动机后,沈树人就开始讨论待遇问题,告诉他们凡是愿意去流贼肆虐的战区,普遍都能比目前升至少半级。如果最近考功优异的,那就直接升一级。

    然后,他还把黄州、随州出缺的各县、各卫情况公布了一遍,让他们先自己挑,如果有冲突,再由沈树人和吏部这边的蔡郎中调剂。

    往常调任,绝对没这么优厚的条件,说到底还是沈树人银子使得到位。

    忙活了小半个时辰后,蔡郎中也算是“现场办公,加急解决”,

    最后核定阎应元升为知县,任随州府孝感知县。

    王翊也升为知县,任黄州府黄陂知县。

    张名振、杨晋爵都升为都司。

    众人见跟着沈树人实打实有好处拿,愈发对他心悦诚服。

    最后,沈树人学着那些人力资源的样,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想向我了解的”。

    几人相视一眼,阎应元率先问道:“沈府台,实不相瞒,刚才我也看了,我等主要都是因为这一两年内,有驱逐、歼灭海寇的些许军功,才被您看重。

    可是,您调我们去湖广,不怕我们的将才不得充分施展么?自古隔行如隔山,我等擅长水战,不一定擅长山战。为国效死我辈自然不怯,只怕没能人尽其才、不能为朝廷多立点功。”

    沈树人立刻宽慰:“诶,这个你们放心,我相信你们。我用人首重人品忠义,至于具体战术,可以继续学的么,兵法都是触类旁通的。”

    阎应元想了想,没有再说什么。

    倒是一旁的张名振,被这番对话提醒,忽然想起:“沈府台,末将听说令尊当年曾开出过悬红,谁能灭了海寇顾三麻子的,赏银三千两。

    此番阎典史的考功,正是射杀了顾三麻子。不知除了朝廷正赏升迁之外,沈家的私下悬红还作不作数呢。”

    “当然作数,”沈树人想都没想,

    “今晚我本就在眉楼摆了酒席,还会有一位我在国子监时的至交师弟、一并赴约。阎知县,到时候你直接来领银子就是。

    我那师弟,你们应该也认得,郑森郑成功,福建郑总兵的嫡子。这次吏部已经定了,也授他去随州做官,跟着我一起为国出力。也希望大家将来定要和睦互助,勠力同心。”

    ——

    ps:对不起更晚了……这两天没睡好,白天有点晕。上架前都经常熬夜颠倒,内分泌失调,明天应该就能恢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