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儒
“大胆!本官岂是你能置喙的?” 黄有道怒声呵斥,拍桌而起,脖子上鼓起一条又一条的青筋。 至于是被人戳到痛处的恼羞成怒,还是其他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扬州府通判林诚行也跟着附和道:“妄议朝廷命官,你可知罪!” 宋仁坐在那,笑容不减,“按照我朝律法,妄议朝廷命官,当杖七十,若是严重,当判徒刑,我是名状师,自然知晓,但律法又注,信jian言而辱斯文者,逾职言事,侵别司或上僚职掌者,构成此罪,责杖四十,贬官两级外放,通判大人也掌一州诉讼事宜,应该对这律法很熟悉吧?” 见到林诚行不再言语,宋仁又道:“他人三言两语,黄大人就信以为真,就算草民还不是官身,也有个功名傍身,算是入了仕途,黄大人此举,不是有辱斯文?好,就算这件事是真的,黄大人乃扬州府知府,此事涉案人等并非草民一人,还有当时的主考官,院试一般是由陛下指派翰林院学士主考,亦或是其余六部侍郎主考,这案子怎么样也轮不到黄大人来查吧?顶多你上奏陛下,亦或是将此案上书于大人,再由于大人禀告陛下才对,毕竟于大人是巡按,那黄大人此举,难道不是逾职言事?” 黄有道被问的哑口无言,心里开始陷入怀疑和懊悔的情绪当中。 他怀疑的是,程世安说的究竟是真是假,看宋仁那淡定从容的模样,不像是装的。 他懊悔的是,明明汉王那边的意思只是让他把夜袭茶庄的那伙贼人处理干净就行,为什么自己非要多此一举去抹黑宋仁的名声,给于光一个下马威。 这家伙不愧是状师,倒打一耙的手段也忒强了些,罪行的帽子说扣就扣啊。 可当下已经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而是他娘的已经射出去了,都射人脸上了,哪还有退路。 黄有道只能故作镇定道:“事关朝廷用人,陛下选才,本官作为一方知府,自然有权询问,至于逾职一说,当然没有,于大人不是在这,本官不正是当着于大人的面问起此事,至于这案子要怎么查,怎么处理,皆是由于大人定夺,本官不敢多言,但会在上报扬州府事宜的奏疏当中,向陛下提及此事。” 他这话的意思很明显,我知道宋仁是你于光的人,但你别想包庇他,我会跟皇上打小报告的。 对此,宋仁也懒得反驳,而是直接看向黄有道身后那个长相普通的男子问道:“你除了看见我跪在地上给主考塞钱,有其他证据吗?” 程世安有些欲哭无泪,你咋又问我啊!之前想好的剧本不是这样走的啊! 原本他想的很简单,宋仁只要见到他,就会因为心虚而感到害怕,然后自己只要将这买功名这事提出来,剩下的就全部都由黄有道去处理了。 他万万没想到,这宋仁不但一点都不惊慌,反而给知府大人扣了一顶“逾职言事”的大帽子。 弄得现在慌乱的人成了程世安这名原告。 “这...这...”程世安的声音越来越小,“证据虽然没有,可我确实亲眼所见。” “没证据你说个屁!” 被宋仁这么一骂,程世安反而有些激动,“大家同为读书人,你说话怎能如此粗鄙!就算没证据,我也敢以功名起誓,所说的一切如实!” 宋仁“呵呵”一笑道:“那我也敢以我的功名起誓,甚至再加一条,倘若功名是我买的,出门被车撞死。” 马车,应该不算车吧?我誓言里说的车,是有四个轮子的哦。 宋仁偷偷在心里想着。 古人对誓言很看重,亦或者说是敬畏,毕竟就连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都用“君权神授”去宣扬,民间百姓更是不敢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胡乱开口。 以至于宋仁发出这么狠的毒誓后,在场众人,甚至包括程世安在内,都开始怀疑这事儿是不是个误会。 正当程世安纠结万分要不要跟着也发这么狠的毒誓时,黄有道先一步开口:“本官说过,此事有待查证,但其实现在宋仁倒有一个自证的法子。” 一旁的于光听见,露出了些许笑容。 其实程世安说出这件事,于光就猜到了黄有道还有其他手段,毕竟一个人证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能彻底给宋仁断罪,抹黑他的名声,就只能是让宋仁当场展示自己的文采。 至于这一点,于光丝毫不担心,反而有些期待。 于是他很配合的搭腔道:“哦~是何法子?” 果然,黄有道一脸自信地摸着胡须道:“我朝院试考校的是诗词,文赋,对偶,宋仁只需在这三者择其一,证明自身文采即可,当然,此事终归有些唐突,恐怕他会心怀不满,现有美酒佳肴,在座也都是文人,大家按题而作,权当是以文助兴了,如何?” 他这话说的那叫一个漂亮,表面上是让大家都参与了进来,实际上还是在考验宋仁,并且宋仁还不好拒绝。 众人一听到黄有道的提议,纷纷表示同意,其中最兴奋的,就数于光了。 这反而让黄有道有些错愕,这家伙怎么一点都不担心? 但他也没时间多想,直接站起身子,朝那位一直不言语的老者行礼介绍道:“当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总要有个评判,所以我特意请来了大儒秦正源老先生,由他当此次主考。” 秦正源的名字一出来,惊得于光和何敬文立马站起身子执礼,其余人也纷纷问安。 “秦先生身体安康。” “学生何敬文,见过秦先生。” “晚辈程世安,向秦先生问好。” 被这些大官问安,秦正源只是微微颌首,发出了一个鼻哼声,“嗯。” 只有宋仁一头雾水,这拽得跟二五八万的老头究竟是什么身份,能让这些人如此尊敬? 但一个大儒的名头,足够说明一切了。 什么叫读书人,刑不上大夫的叫做读书人,什么叫大儒,官方的说法是指有学问、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但实际上,就是指责朝廷弊端,开口必喷达官贵人的叫大儒。 李正源不是官,却是大儒,一个即便是这些朝廷大官见到了都要执弟子礼的大儒。 他穿着一身儒袍,身材消瘦,须发花白,最明显的就是那酒糟鼻。 此时正享受这些官员阿谀奉承的李正源瞧见只有宋仁没有向他问安,有些感兴趣的笑道:“怎么,你是觉得老夫不配评鉴你的诗文?” 宋仁赶忙拱手道:“晚辈不敢。” “那你为何不向老夫行弟子礼?” “你又没教过我,我为何要向你行弟子礼?” 宋仁的回答十分平淡,不卑不亢,惊得于光连忙说道:“秦先生可是当年翰林院学士,著书数十,这些书籍都是明朝学子必读之物,你肯定也读过,执弟子礼是应该的!” 宋仁皱了皱眉,没好气道:“写的书让别人看过,读者就要执弟子礼,那我现在也在著书,等问世之后,岂不是读过的人也要向我执弟子礼了?” “你......” 于光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一方面是被宋仁大胆的言论给吓到了,另一方面是他没想到宋仁竟然也开始著书了! 若是旁人,于光肯定会不屑的嗤笑一番,可宋仁这么说,反而让他期待这家伙会写出什么样的书来。 黄有道冷哼一声道:“宋状师也在著书?怎么,教人如何口舌之争?” 这时,秦正源摆了摆手,“无妨,文人嘛,多恃才傲物者,多随意洒脱者,宋公子也算是有文人风骨了,若你书写完,老夫愿意拜读一二。” “不过现在论的,是诗词文赋,瞧得宋公子的年轻气盛,老夫不禁想起了当年的自己,那这第一道题,不如诸君以狂为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