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发现小说 - 耽美小说 - 请大人说媒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

分卷阅读9

    了几次,荀礼忍不住伸出一根手指,刚碰到那根绸带,便被痴痴缠绕住了,上好的丝绸丝滑细腻,如同美人凝脂之肌,触之妄生杂念。

荀礼整个人一抖,赶紧将手收回袖子中。

“小心。”谢珩微微侧头,一缕碎发被风带向前方,若有似无地遮住了他的双眼。他抬手拦了一下,荀礼脚步一顿,方才看到前方的砖路有些不平整,若是一个不注意,很可能会被绊倒。

或许是夕景太醉人,荀礼昏昏沉沉的竟在那随风而来的谢珩的声音中听出一丝绵绵情意来。

最后一片红霞从九天飘下,柔柔地落在了荀礼脸上。他抚过衣袖,定了定心神,不无感激道:“多谢大人。”

转过两道弯,远离了宫城,渐渐便能看见一些小摊贩了,再往前走便又热闹许多。

饼摊新鲜出炉的馅饼还散着袅袅热气,扑鼻的香味让荀礼怎么都赶不走肚中馋虫,于是也顾不得一旁跟着的是谢珩,直道:“大人等等,我去买个饼子。”

荀礼冲过去排在买饼的人身后,伸长脖子去盯那烤饼的炉灶,默默盘算到自己时还能不能买到。

谢珩听话的在一旁等着,也没有半丝不耐。眼看快要排到荀礼,他招来元祁,吩咐道:“你去……”

刚说了两个字,又止住,摆了摆手:“算了。”

很快,荀礼捧着两个油纸包过来,喜滋滋道:“谢大人,这家的饼在城中是出了名好吃。咸香酥脆,里头rou馅裹得也足,平常来早或来晚都买不到的。今日托大人的福,竟能买到了刚出炉的。”

说着,他将那油纸裹好的饼递给元祁:“不知大人吃过没有,我多买了些,大人回家也尝尝。”

谢珩让元祁接了过去,轻笑道:“你是襄城人。”

“是。”荀礼一边搭话,一边还在偷瞄手上的馅饼,恨不能现在趁热吃了才好。

“我以为南方人口味偏甜些。”。

荀礼摸摸鼻子,笑嘻嘻道:“其实对于吃食我是不挑的。”虽然他不挑食,但京城人味重让他有时也不太能习惯。

回答了这句,他蓦然想起昨晚在谢珩家中吃饭,桌子上摆的菜式大多都是些清淡偏甜的。荀礼心中一惊,谢珩连这些琐碎之事都做的周到细致,实在让他感动不已,直在心里感叹谢珩以礼存心,君子之风刻于骨。

谢珩不大信的样子:“以前在书院时,每次用完饭你总要灌一大壶水。”

荀礼有些尴尬,没想到谢珩连这事也注意到了。在云章书院读书的大多是京城本地的贵家子弟,书院虽有食堂,但大户人家讲究,到了饭点会派家仆前来送饭。所以在食堂吃饭的大多是一些家不在京城的外地学子。

他运气不好,刚入学的头一年,书院刚巧换了伙夫。那位做饭的师父咸味极重,放盐如同放水。

大多学生都吃不了,有些人甚至宁愿只吃白饭也不愿意吃菜。荀礼干嚼白饭咽不下去,只能一小口菜配一大口饭。饶是这样,也被齁的不行。即便是有甜汤清口还不顶事,回去之后还要猛灌好些水才能缓解些。

后来还是账房先生发现每次伙房采购,买盐钱都要比其他高出一倍,这才换了一个手轻的厨娘,救这些学生于水火之中。

听罢这样的缘由,谢珩倒也一时无言了。半晌,他道:“那时你若同我说,我可以叫家中多备一些饭菜。”

“哪里值当的。”当时荀礼生怕有什么地方做不好会让谢珩感到厌烦,怎么可能还会向他抱怨这种鸡毛蒜皮无足轻重的小事儿,平白让人觉得他娇生惯养,吃不了苦。

言谈之间,两人已经到了荀礼宅子门前。

荀礼这才惊觉谢珩又一次送了自己回家,对谢珩又是感激道谢。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荀礼拱手道:“谢大人,天黑了,您路上多加小心。”

谢珩极快又极轻的说了句什么,荀礼没有听清,于是快走一步稍微贴近了他,抬眼询问:“什么?”

看着近在咫尺的荀礼,谢珩又不肯再说了了。他叫了一声元祁,元祁便闻言上前,拿出了一包东西交给荀礼。

荀礼一头雾水的接了过来,发现下面还垫着一本书。借着微弱的月光瞄了几眼,瞧着像是他昨夜还过去的誊抄文集。

他满心疑惑,想问些什么,然而谢珩已经带着元祁转身离去了。他也不好再叫住谢珩,只得拿着一堆东西回了家。

青山给他点上灯,笑着道:“大人,满载而归啊。”

“去!”他嘴上赶着着,却将那包着馅饼的油纸包递给青山:“你和蕊丹,还有老管家分一分,一人一块,不许贪嘴,不许抢蕊丹的。”

他用人节俭,这些年也不过买过三五个奴仆打理家宅。贴身伺候的青山、蕊丹、管家都是从襄城跟来的旧仆,荀礼与他们感情深厚,在这京城之中,让他能感觉到自己并不是孤独一人。有什么好东西,他自然都想着他们。

等青山喜滋滋的拿着馅儿饼出去,他才去解谢珩给他的东西。

将那外层包的绸布解开,露出里面小小的捧盒。他再将那雕花的小盒子打开,没想到里面装着的却是他觉得味道不错的桂花糖。

荀礼诧异地看着那些小小的、淡黄色的糖果将那盒子挤得满满的,心中涌上一股复杂滋味儿。他情不自禁地捻了一颗放在口中,奇怪的是,那糖竟然不如之前吃的好吃了,甜味比之前重了许多,腻的有些发苦。

真是奇哉怪哉。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吐出来。继续含着那颗苦糖,去翻底下那本书。果不其然,正是谢珩誊抄的郑先生的文集。

荀礼拿起来翻看了几页,复又放下。谢珩当年抄完又反复看了许多遍,不住感叹先生学问精妙,思想境界极高,他才起了些兴趣,鼓起勇气去问谢珩能不能借给他看。

谢珩没有拒绝,只说当时抄写的太快,字迹潦草,荀礼定然是看不懂的。自己会再誊抄一遍,一个月后再给他。荀礼哪会说不,谢珩肯答应出借已经让他开心不已了。

一个月后,谢珩果真拿出一本新的给他。他翻阅数页,确实感受到了郑先生的学问高深,不仅十分深奥,让他看的似懂非懂,还直犯困。

荀礼硬着头皮啃下几章,虽说艰难,但那些他仅能读懂的地方都让他受益匪浅,如同醍醐灌顶。只是他也因为文章太过晦涩而时常读不下去。那书便放在一边,久而久之,他竟忘记还给谢珩。

现今他物归原主,可原主人又将书给了他,究竟是为何?难道谢珩怪他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