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发现小说 - 言情小说 - 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9

分卷阅读259

    后他们就盘旋在那里诛杀盗贼。

至于这次来秦国,主要是因为徐夫人前来投奔长安学宫,因此护送一程。

“那师傅师叔接下来要前往何处?”明夷问道。

“齐国——稷下学宫。”盖聂说道。

“如今秦国的长安学宫也已然颇具规模,师傅师叔不如留在此处?”明夷提议道。

空气瞬间安静一秒。

紧接着,盖聂、龙阳君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嫌弃神色。

“不必,兴奋许多年后吾年老体衰时,愿居住在秦国之地养老,至于如今,吾绝不愿待在秦国。”盖聂冷淡的说道。

龙阳君在旁赞同的点点头,表示持有相同意见。

“……”明夷疑惑道:“秦国何处不好?”

好歹如今已经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当世霸主了,咸阳也算得上繁华,长安学宫也汇聚了不少有才之士。

有必要嫌弃到这种地步吗?

“使民无得擅徙。”盖聂厌恶的说道。

“天下各国我都游过,从不见有一国能如秦国这般,连无事在道上行走都是犯法之国。”龙阳君同样嫌弃道。

明夷懂了。

在秦国律法里,哪怕是没有一份工作,在街道上游荡都属于“将阳”罪,每到一地都要查录清楚验传,这对于天性放荡不拘的游侠来说,简直是方方面面都适应不了。

至于生死决斗,一剑快意恩仇什么的,那更是想都别想。

看在徒弟的面上,盖聂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抱怨了一句,“燕国赵国灭亡以后,游侠受不了秦国律法,大多南下或去了齐国之地。”

燕赵之地多豪侠。

但现在,他等游侠的最后一块乐土,也被秦国压迫毁灭了!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关于这方面,明夷还真是无话可说,连忙转移话题。

“天色已晚,我也该回宫了,改日再来拜见师傅师叔。”明夷站起来说道。

龙阳君点头,扭头叫那个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提灯送她出去。

少年殷勤的应了一声是,紧接着出门去拿提灯。

见他从刚才就一直站在室内,明夷问道:“这是……?”

师叔新收的徒弟?

“不是,他是楚国人,因为仰慕信陵君而千里迢迢赶到魏国……”龙阳君缓缓握紧酒杯,“……可惜路途遥远,赶到时信陵君已然病死。”

后来魏国战乱,龙阳君就暂且收容于他。

天色已然完全漆黑,少年殷勤的在前面提了一盏灯给她引路。

这个少年虽然面貌寻常,但一双眼睛活泛至极,短短的一段路程里,以不惹人厌烦的口吻飞快地介绍着自己。

自己是晋国大夫士会的后裔,颇为通晓文字,也会些许剑法,四处周游想求一前程。

明夷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

等走到长安学宫门口后,来时乘坐的车架已然等待在那里,马夫正打着瞌睡,听到响动后连忙跳下行礼。

“不必相送了。”明夷对那少年说道。

见她丝毫不感兴趣,少年心中一阵失望。

就在这时,远方的渭水长桥上,突然传来一阵车马震动之音,嗡嗡响动的声音之大,连桥面这一端的明夷都有所感觉。

伴随着声音,一队马车行驶而来,停在了长安学宫前。

虽然犹在深夜里,却也依旧掩盖不住车队的旌旗招展、仪仗威仪,不管是马夫还是周围护卫的武士,都高傲威严至极,数十辆属车华盖招展、五时副车团团围绕。

由六匹洁白千里马拉动的“金根车”就在众车包围下,缓缓停止驾驶。

这一幕简直看得那少年目瞪口呆,他长这么大,从未见过如此气魄非凡的出行场面。

紧接着,少年便心生艳羡,忍不住小声喃喃道:“大丈夫当如是也。”

明夷几步走在六驾马车前,问道:“陛下怎么深夜出宫了?”

车厢门打开,从中走出的俊朗青年目光冷淡,不悦说道:“为何子时不归?”

明夷抬头看了看天色,发现已经月上中天。

今天出宫前,似乎向嬴政说过戌时即归。

想到这里,明夷有些尴尬的握拳在嘴边轻轻咳一声。

“今日我师傅来了咸阳,所以多聊了几句。”明夷解释道。

嬴政顿时不快的皱了皱眉头。

明夷突然又想道:“我师傅盖聂月余前已来咸阳,陛下可否知晓?”

嬴政沉默一瞬,平静说道:“知晓。”

他没有特意隐瞒,但也没有特意告知。

听见嬴政这么说,明夷心情很是微妙。

秦王目光一瞥,看向明夷身边的提灯少年。

这只是随意一瞥罢了,但从刚才听到“陛下”二字,就呆在原地的少年顿时浑身一激灵,回过神来。

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少年立刻向秦王弯腰跪拜,以求留下一个印象。

“沛县刘邦,拜见秦王陛下。”少年掷地有声的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3-0801:11:23~2020-03-0901:41:57

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席负、敛冬10瓶;月明云归4瓶;夏末晓可^_^2瓶;灵雪儿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在上一章里面,嬴政与明夷争执的重点不是科举制,而是要不要提高庶民的识字率。

嬴政的想法:庶民就应该安心种田的,种田打仗了打仗,不要有什么其他的治国或经商的念头,至于学会文字数学的,有秦国底层的小吏懂得就够了,庶民们不需要明白。

明夷的想法:要提高识字率,促使秦国一些家境好有能力的人家去学室学习文字数学,慢慢进行扫盲。

这才是矛盾的原因。

至于科举制:因为识字率的不高这个此时确实还不成熟,所以秦王的想法是,最开始要举孝廉和科举一起用。

在大宇宙(作者)的观念:至